中山药创院举办第四十二期“翠亨大师讲坛”和第二十三期“翠英论坛”
发布时间:2024-06-18
6月18日,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举办第四十二期“翠亨大师讲坛”和第二十三期“翠英论坛”。浙江师范大学邓卫平教授和广西师范大学莫冬亮教授应邀分别作题为 “金属稳定烯丙基1,n-偶极子的催化不对称环加成”的“翠亨大师讲坛”学术报告和“不对称成环反应构建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翠英论坛”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陈铁根研究员主持。
邓卫平分享了其课题组设计新的1,3-和1,4-偶极体,经过π-烯丙基-金属途径,发展了一系列催化不对称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手性(杂)七元环,以及手性螺环骨架化合物。这些杂环化合物作为天然产物的核心结构和药物分子的优势骨架,已经成为药物化学家们开展创新药物研究的重要目标结构。
莫冬亮首先介绍了其课题组围绕中环化合物的高效、高选择性合成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系统性研究工作,提出通过金属催化分子内环化和基于N-烯基硝酮参与的环加成/重排策略,高效合成含有N-O键的八元、九元、十元环等中环化合物,并且实现了该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并进行了生物活性评价。
报告结束后,两位嘉宾与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气氛活跃。参加本次讲座的师生反响热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本期嘉宾介绍:
邓卫平,浙江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手性药物先进制备技术浙江省工程中心主任,浙江师范大学药物创新研究所所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先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美国Rochester大学化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2005年受聘于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教授,历任药物科学系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等职。2021年作为校聘杰出教授加盟浙江师范大学,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浙江省转化医学会药学分会委员,Green Synthesis & Catalysis,中国有机化学(CJOC)编委等职。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浙江省级项目、上海市生物医药重点项目等20余项研究项目。已在国际核心刊物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CS Catal.等上发表130余篇SCI论文。
莫冬亮,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教授。2011-2014年于美国伊立诺伊州立大学芝加哥校区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9月加入广西师范大学。致力于金属催化分子内环化、N-烯基硝酮参与环加成构建中环化合物和中环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研究成果在Angew. Chem. Int. Ed.、 Green Chem.、Chin. Chem. Lett.、Org. Lett.、Eur. J. Med. Chem.等期刊上发表7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基金4项,获得广西八桂青年学者、广西百人计划、广西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资助,担任CCL青年编委。
邓卫平作报告
莫冬亮作报告
活动合照